11月20日下午,校长叶才福以“1935年,中国革命之转换枢纽”为题,在晖华楼报告厅主讲“四史”学习教育专题党课。学校党政干部、教师党员及学生党员聆听了这堂党课。
讲座伊始,叶才福给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要时间线: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取得胜利,从石库门到天安门,共历时28年。叶才福指出1935年作为分割28年的中线,是时局转换的枢纽。随后,叶才福以1935年遵义会议和瓦窑堡会议这两大重要会议为切入点,详细讲述了两次会议背后的故事。叶才福讲到,这两场会议为毛泽东思想的升华奠定了基础,确立了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:统一战线、武装斗争、党的建设以及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:实事求是、群众路线、独立自主。
叶才福强调,“四史”学习教育要产出“实”字当头的学习成果,学习“1935年的转换枢纽”这堂党课,要联系自身思想实际、联系工作实际、联系学校发展实际,做到四个倡导:一是避免左与右的偏差,倡导实事求是的文化,即思考当下时局、眼前环境、因时制宜、因地制宜落实工作;二是关注形势与任务的转换,倡导服从大局的文化,即围绕天华学院的“文化、责任、活力、特色”八字方针,固化传承办学理念;三是善于团结大多数的策略,倡导凝聚力量的文化,做任何工作都要善于协作共进;四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,倡导知行合一的文化,要咬住涉及全局性、牵引性、突破性的大事坚决不放。
结合回顾1935年两个会议的党史经验,对应倡导的四个文化,叶才福总结出中国共产党的四个“能”,一是科学性、二是时代性、三是人民性、四是实践性。叶才福校长要求全校党员都要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,要善于因时因事因势,一切从实际出发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调整战略策略,为做好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。